RK | 企業/機構 | 新質特色 | 地區 |
---|---|---|---|
1 | 華為 | 城市智能體架構、云網邊端協同系統 | 廣東 |
2 | 阿里云 | 城市大腦、ET 工業大腦 | 浙江 |
3 | 騰訊云 | 騰訊WeCity、數字孿生平臺 | 廣東 |
4 | 浪潮云 | 海若工業大模型、可信數據空間 | 北京 |
5 | 世冠科技 | GCAir系統仿真測試平臺、數字孿生工具鏈 | 北京 |
6 | 蘑菇車聯 | 在智慧交通領域推進“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助力城市優化管理 | 上海 |
7 | 航天云網 | INDICS平臺、復雜裝備數字孿生 | 北京 |
8 | 奧看科技 | 體系化的視圖大數據工具鏈CV大模型、算法訓練推理平臺 | 江蘇 |
9 | 樂道智能 | “無廢城市”綜合智慧應用服務平臺 | 寧夏 |
10 | 海康威視 | AI視覺分析、智能安防系統 | 浙江 |
11 | 大華股份 | 智慧物聯平臺、視頻云 | 浙江 |
12 | 商湯科技 | 多模態大模型、方舟城市開放平臺 | 上海 |
13 | 辰安科技 | 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公共安全大模型 | 北京 |
14 | 太極數智 | 虛擬園區服務 | 廣東 |
15 | 高德地圖 | 實時交通大數據、智能導航 | 北京 |
16 | 百度地圖 | Apollo自動駕駛、高精地圖 | 北京 |
17 | 滴滴出行 | 智能調度系統、出行大數據 | 北京 |
18 | 滿幫集團 | 貨車導航系統、貨運大數據平臺 | 貴州 |
19 | 中儲智運 | 無車承運人平臺、智能調度算法 | 江蘇 |
20 | 碧水源 | 膜分離技術、水環境監測平臺 | 北京 |
21 | 先河環保 | 大氣監測物聯網、污染源解析模型 | 河北 |
22 | 聚光科技 | 水質監測傳感器、生態環境大數據 | 浙江 |
23 | 雪迪龍 | 環境監測數據資源、AI分析模型 | 北京 |
24 | 微山縣大數據中心 | “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智能用電監控 | 山東 |
25 | 彩生活 | AI圖像識別、智能安防 | 廣東 |
26 | 綠城服務 | 智慧園區平臺、能耗管理系統 | 浙江 |
27 | 萬科物業 | 智慧社區平臺、AI巡檢 | 廣東 |
28 | 萬達信息 | “社智立方”、基層數據體系 | 上海 |
29 | 碧桂園服務 | 鳳凰云、社區物聯網 | 廣東 |
30 | 遠景科技 | EnOS能源管理平臺、智能微電網 | 江蘇 |
2025.04 DBC/CIW/CIS |
當數據被列為國家級戰略資源,其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的地位已然明確。不同于傳統要素,數據具有“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效益遞增”的獨特屬性,正在城市治理領域引發三重躍遷。
治理效能提升:杭州市氣象服務中心項目整合多源數據,構建動態監測模型,實現內澇風險精準評估與預警。其開發的智能化調度系統,在2024年梅汛期直接減少500余人次救援投入,易澇點周邊交通擁堵指數下降35%;公共服務優化:浙江云通數達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全域車時空數據集,優化交通治理。其研發的“數智綠波”系統,使杭州主城區高峰時段車速提升18%,日均節省通勤時間超10萬小時;決策科學化:深圳市通過整合政務、交通、醫療等多源數據,構建城市大腦,實現疫情精準防控、交通動態優化等功能。疫情期間,該系統助力深圳完成2000萬人口核酸檢測信息匹配,效率提升60%。
2024年10月,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提出“數據要素×城市治理”行動,旨在通過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廣泛應用,推動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細化。
在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中,城市治理賽道的獲獎案例充分展示了數據要素在提升城市治理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靜安區“數據要素促進城市治理效率提升”項目
該項目由靜安區數據局牽頭,獲得2024年大數據“星河”典型案例評選的政務數據專項“典型案例”。項目建立在區政務數據資源管理平臺之上,強調數據目錄、數據資源和數據共享的一體化建設。該平臺涵蓋了73個部門的13.4億條數據資源,建立了146個數據資源庫,形成了一個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數據體系。通過高效的數據同步機制,核心業務數據每日同步更新,訪問頻率達到2000次/分鐘,年服務次數超過1291萬次。這種開放和共享的數據模式不僅提升了數據的流通效率,還有效支持了城市治理的現代化。
深圳市“數字孿生”推進超大城市社會治理智能化項目
該項目獲得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城市治理賽道一等獎。項目圍繞深圳市的數字孿生建設,從空間底板到平臺建設,再到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形成了全面的體系,成功地在經濟運行、城市管理等六大領域推出超過300個數字孿生應用。這一系統不僅有效地破解了城市治理中的痛點,還為現代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數據要素對我國城市治理的關鍵性作用
數據要素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其重要性日益凸顯。通過整合多源數據、優化算法和提升算力,數據要素能夠為城市治理提供強大的支持,推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2024年的獲獎案例表明,數據要素不僅能夠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和精準度,還能促進跨行業合作,為解決社會經濟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數據要素能夠幫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城市運行狀態,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通過對城市交通流量、公共安全、工商行政等多方面數據的實時監測與分析,城市管理者能夠更全面、精準地了解城市運行狀態,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治理的響應效率,加快形成重大社會運行事件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可以科學把握經濟發展形勢,結合政府部門的行業管理數據和實時監測數據,分析城市經濟運行情況,有助于政府合理調度資源、優化營商環境。
數據要素還可以進一步推動實現公共服務的精細化和個性化管理。通過數據可以精準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加貼近居民實際需求的公共服務政策,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數據要素助力城市治理,可以進一步增強政府決策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推動實現公共服務便利化和智能化,實現公共服務供需的精準匹配。
結語
這場靜悄悄的革命,不僅讓中國城市治理從“被動響應”邁向“主動預判”,更在深層次上重構全球城市競爭版圖。當每一盞路燈都成為數據終端,每一條道路都具備自我優化能力,人類或將迎來“數字城市”的新紀元——在那里,治理不再是成本,而是機遇;城市不再是容器,而是生命體。未來的城市競爭,本質上是數據要素配置能力的競爭 —— 誰能率先構建數據驅動的治理生態,誰就能在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中占據制高點。這既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次治理范式的重構,它將引領中國城市從 “規模擴張” 向 “質量躍升” 的歷史性跨越,為全球超大城市治理提供 “中國方案”。
(文/深海)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