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 企業 | 案例名稱 |
---|---|---|
1 | 華為云 | 石家莊政務云“基于鯤鵬構建石家莊政務云安全可靠新體系” |
2 | 海納云 | 青島市智慧橋梁監管服務平臺 |
3 | 新華三 | 鄭州高新區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 |
4 | 商湯科技 | 上海西岸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 |
5 | 數字政通 | 沈陽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
6 | 浪潮軟件 | 亳州“無感互認”平臺 |
7 | 英飛拓 | 深圳灣科技生態園 |
8 | 南威軟件 | 太倉市智慧城市綜合服務統一總入口“太融e” |
9 | 數字廣西集團 | ABO模式構建“一部手機助廣西”的數據格局 |
10 | 新點軟件 | 深圳市龍崗區“一網統管”信息平臺 |
2024.07 DBC/CIW/CIS |
1. 華為云,石家莊政務云“基于鯤鵬構建石家莊政務云安全可靠新體系”
以鯤鵬云為核心的政務云在軟硬協同、安全合規、生態繁榮、完備的工具以及配套的專業服務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成為石家莊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石家莊政務云是一個面向未來、領先開放的市級云平臺,基于“1+3+3+4+N”框架,包含一體化數字底座,數據、業務、AI三大智能平臺,標準規范、運維保障、運營保障三大體系,以及生產運行、安全運營、應用創新、行業生態四中心,并通過多項方案開放賦能平臺,能夠有效支撐城市應用創新,為石家莊市提供優質云服務。
2. 海納云,青島市智慧橋梁監管服務平臺
海納云通過綜合運用BIM/CIM、GIS、大數據等技術,在平臺上將橋梁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并為橋梁量身定制監測管理方案。目前,該平臺已接入青島700余座市政橋梁、2000余條市政道路數據,建立起橋梁監測物聯網+云服務體系,24小時守護青島道路與橋梁安全暢通。當前,市市政公用中心將組織管養單位對平臺進行改造升級,擬增加橋梁三維模型、駕駛艙報警與視頻聯動、駕駛艙病害可視化展示等功能,利用算法深度挖掘風險關聯關系,動態評估橋梁傾覆指數和安全結果,打造智慧橋梁監管服務平臺2.0。
3. 新華三,鄭州高新區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
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助力鄭州高新區建設了市民體驗廳、城市客廳、智慧產業廳、運營指揮中心、多功能廳“五位一體”的新型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基于一個智慧指揮中心、一套三維城市實景、一套城市數據引擎在內的三大內容,實現精準決策、高效管理、優化服務,助推鄭州高新區的城市建設和智慧產業的升級。新華三集團助力建設的鄭州高新區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正是一個多功能復合型中心以城市數據引擎作為高新區智慧化、信息化建設的中樞,向上建設了IOC可視化平臺、經濟運行系統等展示分析系統,助推區內智慧產業升級發展。
4. 商湯科技,上海西岸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
上海西岸位于徐匯濱江地區,岸線長約11.4公里,面積約達9.4平方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區內具公共活力的濱水新城區。依托全球領先的視頻結構化分析、人群密度監測、以圖搜圖等多項原創技術,商湯科技與上海西岸集團聯手構建了“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服務集團6800余資產的實時檢測,并在檢測到異常時自動觸發警報。借助智慧公共空間管理平臺,集團實現了包含290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及20多個藝術中心、畫廊的綜合開放園區智慧區域運營,提升整體管理效率及交互體驗,讓市民享受到更安全、更便捷、更貼心的人性化服務。
5. 數字政通,沈陽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2023年,沈陽精細化管理“一網統管”,通過市區兩級監督指揮中心,連通22個市級單位、378個區級單位、99個街道和1047個社區,統一問題“發現→推送→處置→反饋→評估”全流程閉環管理,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每月受理市政、園林、環衛、市容、執法等問題超10萬件。隨著平臺的升級,沈陽“一網統管”正在從“高效處置一件事”逐步向“高效治理一區域、一領域”邁進。下一步,沈陽將繼續做強示范引領作用,持續完善優化城市精細化管理“一網統管”(運管服)系統平臺建設,加強應用系統的運行推廣,圍繞沈陽市精細化管理實際,繼續創新智能化應用場景,賦能行業應用,提升運行成效,讓城市運行更安全、管理更智能、服務更精準。
6. 浪潮軟件,亳州“無感互認”平臺
浪潮新基建助力亳州市聚焦參保群眾領取待遇資格認證存在的多重管理、多頭跑腿、多次認證等問題,創新開展“無感互認”改革,建設“無感互認”平臺,使用“數據融合+共享復用”的數字化手段和“網格化+人性化”服務,破解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民生難題。目前,已經實現養老保險金、高齡津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等22個待遇領取事項“無感互認”,惠及46萬余人。“無感互認”背后,是數據的“互認”。“無感互認”平臺通過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編輯認證算法,確定50個數據來源渠道,設定45項正向數據、5項反向數據,43項強認證數據、7項弱認證數據,通過整理、轉換、清洗、融合,有效歸集3800萬余條數據,同時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行為數據進行“量化組合式”比對,確認待遇領取資格,真正為群眾辦事做“減法”。
7. 英飛拓,深圳灣科技生態園
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區的智慧化改造升級,圍繞空間數字化及產業數字化兩個維度展開,構建行業“雙數字孿生”體系智慧園區,充分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借助“物理孿生”實現園區全域感知、全場景智慧的數字化管理與精細化治理;通過“產業孿生”實現園區產業的數字化,輔助深圳灣實現園區運營標準體系建設,實現智慧園區“新四通一平”即物聯通、業務通、服務通、數據通,構建一體化智慧園區數字平臺,實現統一管理、運營優化、運營增值。同時,依托深圳灣生態園平臺建設,打造深投控自有知識產權的智慧園區標準化平臺,圍繞深投控數字化轉型需要,打造園區智慧化標準建設體系及運營服務體系,實現產業培育、產業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8. 南威軟件,太倉市智慧城市綜合服務統一總入口“太融e”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從頂層設計出發,南威軟件攜手太倉市大數據局共同建設“太融e”——太倉市智慧城市綜合服務統一總入口,通過民生、政務、資訊等信息資源共享和優化整合,以“一網全辦”的核心理念,打造“全方位、全天候、全參與”的城市服務統一總入口。“太融e”整合各委辦局已建的服務資源,匯聚政務辦事、權威發布、城市生活、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文體旅游、學習教育等服務,為市民一鍵享受智慧生活、了解權威信息、獲取時政要聞帶來更便捷的體驗,為太倉各政府部門服務群眾提供更高效的渠道,是全市群眾辦事、政務服務、新聞宣傳的重要平臺。
9. 數字廣西集團,ABO模式構建“一部手機助廣西”的數據格局
ABO模式構建“一部手機助廣西”的數據格局采用了“1+1+1+1+5+N”的頂層設計,即1個基礎設施底座,整合政務云、網絡基礎設施以及現有數字政府的平臺支撐能力;1個移動開放生態圈,提供應用開發、應用接入、應用輸出等全生命周期的平臺服務;1個統一服務平臺,形成拉緊政府辦公、企業辦事、群眾生活、文化旅游等的多維應用矩陣;1個數據運營中心,進一步延伸政務數據價值鏈,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多個移動應用終端,全力以赴打造覆蓋“政、商、民、客”全領域應用服務的綜合移動產品,以“一機智能應用”構建“一部手機助廣西”的新格局。
10. 新點軟件,深圳市龍崗區“一網統管”信息平臺
小散工程和零星作業存在點多、量大、規模小、工期短、信息獲取滯后的特點,一直是安全生產事故的高發區,稍有不符合施工規范的操作,就有可能影響城市生活。事關工程安全,深圳市龍崗區聯合新點軟件,優化升級龍崗區“一網統管”信息平臺,建設小散工程和零星作業系統,打造網上備案統一納管、線上線下同步監管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助力龍崗區安全監管水平有效提升。“管理+服務”讓城市管理既有尺度又有溫度,龍崗區打造全區統一備案登記入口,通過手機端“一網統管APP”,實現巡查人員“不見面”審批、業主“不出門”備案,有效精簡備案流程,節省業主和工程單位的時間精力,讓工程“更放心”、業主“更安心”。
(文/朝槿)
e-Mail:lab@enet16.com
【DBC擬定框架簡介】